鶴壁市山城區位于鶴壁市西北部,太行山東麓,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是晉冀魯豫四省十四市經濟協作區的中心,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是鶴壁市的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97平方公里,人口35萬。
山城區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淺山丘嶺地貌。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2℃,無霜期22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平均2331.6小時,日照率為53.2%。
山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轄區內殷商皇家鹿場遺址、故縣漢代冶鐵遺址、后營漢墓區、寺灣宋元古瓷窯遺址等都集中反映了山城區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淀。紅色革命圣地劉鄧大軍“石林軍事會議”舊址,現為全省第一批重點建設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鶴壁市山城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京深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國道縱貫南北,鶴壁至濮陽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陽等干線公路橫穿東西,晉豫魯鐵路、鶴壁至山西高速公路共同形成圍繞山城區的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大交通格局。其中,晉豫魯鐵路在我區石林鎮設立一級站點,該站點是晉豫魯鐵路鐵路通道和京廣鐵路交匯處唯一大型鐵路編組站,由晉能集團投資建設的晉能中原煤炭儲配基地項目已于2014年12月成功啟動,屆時在我區將建設豫北最大的煤炭儲配基地,為當地及周邊提供充足的煤炭資源。
201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09.7億元,增長9.1%、居全市第三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9億元,增長13.9%、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98.7億元,增長21%、居全市第二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增長12.6%、居全市第一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億元,增長25.2%、居全市第二位。在今后的發展中,山城區將借力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強勁東風,結合全市定位和自身優勢,將重點發展三大主導產業和以新興第三產業、生態紅色文化旅游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一是壯大以陶瓷和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等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二是借助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之力,發展煤化工后續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三是整合汽車插接件、電子儀器儀表、礦用機械、環保設備等產業,發展裝備制造業。四是在不斷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職業教育和公益性等提高百姓生活的現代第三產業。為了促進支柱產業的發展,山城區政府規劃了石林工業集聚區、牟山工業集聚區、中小企業創業園三個工業園區和石林新城、特色商業片區,為轄區支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條件。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的主要職能,管理所屬事業單位,推進體制**;管理、監督所屬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和國家、省下達的財政經費和地質勘查項目經費等。承辦省委、省政府和上...
-
Frieze是一家位于英國倫敦的國際藝術組織,旗下有三本專注于藝術領域的雜志 Frieze、Frieze d/e 以及 Frieze Masters。藝博會是一...
黃埔區政府門戶網專注于發布黃埔區新聞、政務要聞、街鎮新聞、政務公開、政務服務、互動交流等欄目內容。
-
中國山西政府采購網是國家級政府采購專業網站,主要提供最新采購動態、政策法規、辦事指南、采購監管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