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市位于肇慶市東部偏北,為平原與山區結合部,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嶺南最古老的建制縣之一,1993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該市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鼎湖區相連,西與廣寧縣接壤,北與清遠市清新縣毗鄰。因“四水會流”而得名。全市土地面積1166.38平方公里,轄10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22個村民委員會和32個居委會。距廣州市68公里,距肇慶市區42公里,水路距香港123海里,屬廣州1小時經濟圈范圍。市委、市政府駐東城街道。2013年末戶籍人口41.57萬人,常住人口47.3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76‰。四會是“中國柑桔之鄉”和“中國玉器之鄉”,廣東省著名的僑鄉;是全國主要的翡翠玉器批發市場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玉器加工集散地。鄧村——中國民間古法造紙第一村,“品柑賞玉”等特色旅游資源融入“肇慶千里旅游畫廊”。主要礦產有煤、泥炭、油頁巖、鐵、銅、鉛、鋅、鎢、鉍、金、硫鐵、石膏、石墨、石英、陶瓷土、水泥用灰巖、冶金用白云巖、建筑用花崗巖、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用砂、磚瓦用粘土、磚瓦用頁巖、礦泉水、地下水等24種。至2013年末,探明主要礦產儲量為:煤3888千噸,泥炭127千噸,油頁巖53萬噸,鐵礦59.69萬噸,鎢1903.91號,石膏48315千噸,水泥用灰巖4810萬噸,硫鐵礦162.6萬噸,建筑用花崗巖2826萬立方米,陶瓷土128.6萬噸,磚瓦用頁巖(粘土)179萬立方米。境內河流有綏江和龍江,綏江全長226公里,其中市內河段長49公里。水資源519.44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水流量507.2億立方米,本地水流量12.1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7.03萬千瓦,可開發量6.46萬千瓦,至年末已開發5.7萬千瓦。有自然保護區1個,總面積2252.5公頃,生態示范區7個,總面積12483公頃;全年義務植樹66萬株,全市森林面積62888.7公頃,森林覆蓋率56.3%,活立木蓄積量278.80萬立方米。全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28平方米。
2013年,四會全市生產總值27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54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24.13億元,增長19.5%;工業增加值121.59億元,增長20.5%;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8億元,增長1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8萬元,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4.78億元,增長21.4%。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63億元,增長5.0%。固定資產投資218.78億元,增長2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06億元,增長16.7%。外貿進出口總額18.81億美元,增長10.8%;實際利用外資1.77億美元,增長10.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06億元,增長21.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7萬元,增長13.1%。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5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61%。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7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66萬人,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32.89萬人,覆蓋率99%;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10萬人,覆蓋率99.9%。2013年,四會市八度蟬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六度榮獲“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縣級)試點市;開通全省首個玉器行業企業聯盟標準及信用評價平臺。四會互感器廠有限公司榮膺2013年度廣東省政府質量獎,實現了肇慶市省政府質量獎“零”的突破。
印江門戶網站是印江自治縣人民政府在互聯網上統一建立的網站群,包括印江門戶網站和各子站。
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機構**方案》,設立黑龍江省教育廳(中共黑龍江省委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是中共黑龍江省委派出機構,與其合署),為省政府組成部門。
-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于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根據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方案和《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置的,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特設機構。
中國蘇州高新區虎丘區地勢西高東低,吳淞標高4.88m-5.38m,土質粘性,地耐力強,地質穩定。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