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地處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結合部,西、北與公安、江陵、監利三縣接壤,東、南與分屬湖南岳陽、益陽、常德市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相鄰。全市版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 5個鄉鎮辦區、270個村、38個社區,人口67萬。長江穿境而過,蜿蜒曲折,具有“一江兩岸,跨江而治”、“荊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調弦口),獨居其二(藕池口、調弦口)”、“兩大河灣(石首、調關),三個故道(箢子口、沙灘子、黑瓦屋)”等顯著特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對石首地貌變遷的生動寫照。
石首歷史悠久,現已發掘出屬舊石器時代的團山寺遺址,屬大溪文化的高陵扈家崗遺址、高基廟城壕嶺遺址,屬屈家嶺文化的東升走馬嶺古城遺址,其中走馬嶺古城遺址比黃河流域
迄今發現的最早古城要早數百年,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石首歷史文化厚重,境內散留有范蠡墓、調弦亭、劉郎浦、照影橋、望夫臺等歷史遺跡。西晉太康5年(公元284年)始置縣制,1986年撤縣建市。
石首人杰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僅明代就有“三閣老、二尚書、一太史”彪炳史冊。石首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早中期中心,先后有“三萬兒女當紅軍”,孕育了王尚榮、成鈞、頓星云等九位開國將軍。現留有紅軍樹、湘鄂西赤色軍政干部學校等遺址遺跡。
石首資源豐富,江北1 0萬畝天鵝洲濕地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自然生態濕地,棲息有江豚、中華鱘、大鴇、白鸛、黑鸛、天鵝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建有麋鹿、白鰭豚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國外引回的糜鹿在這里成功恢復野生,已增至1 000多頭,石首成為“中國麋鹿之鄉”;東南綿延45里的桃花山,是江漢平原與淘庭湖平原交匯處的唯一山脈,有“荊楚第一竹鄉”的美譽,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石首盛產銀魚、六虎山綠茶、東山獼猴桃等,其中筆架魚肚、桃花山雞蛋、清水荻筍被譽為“石首三寶”。
石首市先后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全國綠色小康市、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縣市、全國農生標準化(蔬菜)示范縣市、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國家級楊樹良種基地、全省棒生生態示范市、省級衛生城、園林城等榮譽。
中國濰坊政府門戶網站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政府辦公室的直接管理下,以政務服務為主,多角度對社會公眾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規范性、權威性公共服務的互聯網站。...
潮州建筑衛生陶瓷網
-
河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創建于1958年,現有職工1331人, 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13人,中級職稱以上239人。四十多年來,過去主要承擔河南省境內的放射鈾礦地質勘查工...
HRoot.com是全球領先的中文人力資源網站,HRoot網站致力于引導人力資源經理實現卓越管理。瀏覽HRoot網站,可找到全球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和切合中...
漢陰縣位于陜南秦巴山區,北為秦嶺,南為大巴山,與安康市漢濱區、紫陽縣,石泉縣、寧陜縣和漢中市鎮巴縣毗鄰.古稱西城、安陽、漢寧、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